全国学会积极探索“一会对多地”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模式

发表时间:2016-06-08 10:37

  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实施过程中,全国学会与地方建立了日益紧密的联系。在前期多个学会到一个地方开展助力工作的基础上,部分全国学会主动探索“一会对多地”的合作模式,即,在学会召开的大型会议、展览中,邀请多个地方科协和企业参与,开展对接洽谈,促成资源集成。

  日前,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组织的“2016第三届中国(北京)国际高新技术交流展洽会暨2016光电子·中国博览会”在京召开,邀请地方科协组团参展,并特设专场“助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——项目洽谈大会暨签约仪式”。北京市科协、襄阳市科协、四平市科协、芜湖市科协、滨海新区科协、保定市科协、深圳市科协、鹤壁市科协、南阳市科协共9个地方科协组织地方企业参会,并与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。学会为参会的地方企业设展位,利用学会网站帮助企业进行产品推介,并为每家参展企业安排3位学会专家进行精准对接,针对企业的相关技术问题予以解答指导和推介合作,大部分企业都基本达成了合作意向。

  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“第八届中国云计算大会”在京召开期间,主动邀请地方科协和企业参会,并在参会名额十分紧张的情况下,为地方科协设置了一定的免票名额。吉林省科协、贵州省科协、四平市科协、日照市科协等地方科协分别组织当地政府部门、企业、研究院所和学会参会学习、交流。会议期间,四平市与浪潮集团达成在红嘴国家级开发区建立云计算中心,并决定在四平建立智慧城市的意向。

  通过“一会对多地”的合作模式,全国学会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了了解产业发展前沿、联系专家学者、对接上下游企业的良好机会。同时,全国学会的会展也扩大了影响,丰富了内容,达到了双赢的效果。

  在下一步工作中,中国科协将推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更加全面深入实施,推进生产要素深度对接,促进产业链、创新链、资金链的融合,促进科技成果同产业的对接,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的对接,更好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,学会提能发展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会学术部供稿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责任编辑:王志芳